「永續金融生態系的監理路徑擘畫」工作坊於2025年8月28日早上9點半到下午4點半假政大公企中心盛大舉行,活動採線上與現場同步進行,除了來自澳洲及台灣10餘位演講人及圓桌論壇與談專家學者外,有70餘位澳洲與台灣與會者共同參與,現場互動熱烈、交流踴躍。論壇由澳洲辦事處支持於澳洲蒙納許大學法學院、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科技變革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永續金融與影響力投資學院共同主辦。
開場由多位重量級貴賓致詞揭開序幕。澳洲辦事處 Christopher Lim 副代表肯定台澳合作舉辦本次活動之努力於並表示對雙方共同努力淨零目標充滿信心;環境部施文真次長提及台灣對永續金融的努力,並重申監理對指引後續發展之重要性;在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莊琇媛副主委向與會者表達金管會對永續金融發展之重視後,永續金融與影響力投資學院王儷玲院長向與會者說明永續金融可能在健康領域產生之影響於並肯定金融工具重塑經濟體系之推動力。政治大學法學院葉啟洲副院長致詞肯定永續金融監理之重要性,蒙納許大學法學院臧正運(Cheng-Yun Tsang)教授提及台澳推動永續金融政策上的相似之處與雙方可相互借鏡努力的領域於並感謝與會者之積極參與。
上午場次為四場專題演講於涵蓋台灣與澳洲在永續金融產品、市場發展與風險管理上的最新趨勢。金管會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林玟汎專門委員分享台灣在推動淨零轉型中的金融策略,澳洲知名律所 Mills Oakley 合夥人 Mark Bland 律師介紹澳洲在永續金融監理上的制度設計,CRIF 中華徵信所蕭冠宇永續長則重點探討如何設計並落實監理措施於以兼顧有效監理同時鼓勵創新。最後,澳洲ANZ 銀行永續金融 Jenny Fan 執行總監則從金融機構角度探討氣候風險管理的實務挑戰與機會,並比較台澳之關鍵政策異同,同時提供實務案例供與會者借鏡。
下午場次則以兩場圓桌論壇進行深入交流。第一場論壇聚焦永續金融產品與市場的監理架構,討論監管方式之有效性問題以及立法者如何與私部門合作以面對漂綠或綠色沉默之問題。第二場論壇則探討金融機構如何因應氣候與自然風險,闡述金融機構所面對最急迫的氣候風險於並討論如何將這些風險納入機構風險管理的整體架構中,並探討董事會及高階主管在面對氣候風險的治理策略中應扮演何種角色。
活動最後由蒙納許大學 Gerry Nagtzaam 教授與臧正運教授總結並致意感謝各界參與,二位教授重申本次工作坊是相關研究旅途的開端,誠摯邀請與會者參加12月初在澳洲布里斯班舉辦的雙邊圓桌峰會,並繼續參與此研究的系列會議與深度探討。